编者按:一届盛会,影响深远。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自治区首届残特奥运动会虽然已经结束,但给东道主中卫留下了一笔笔无比珍贵的财富,成为促进当地群众体育运动、经济社会发展、人文素养提升的“现实遗产”。为进一步总结经验、传扬精神,中卫市新闻传媒中心派出采访报道组,扎实采访、反复提炼总结,形成“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暨首届残特奥运动会盘点报道”系列稿件,即日起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2023年6月24日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闭幕式在中卫市体育馆举行,疫情过后的全区第一个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会,历经艰辛备战、精心组织、激烈角逐、精彩呈现,圆满落下帷幕。
自治区运动会,四年一届。2019年7月18日晚,中卫市郑重接过自治区运动会会旗,承担起举办全区最高规格综合性体育赛会的光荣使命。自此,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进入“中卫时间”。
6月16日,以“办共享全运、展塞上新风、促全民运动”为主题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开幕式在中卫市举行。
办好自治区体育盛会,是责任,更是担当。中卫市围绕“办好一次会、提升一座城”的目标,聚焦“办共享全运、展塞上新风、促全民运动”主题,坚持“创新、绿色、节俭、廉洁、安全”举办原则,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治区体育局的精心指导和全区各地市的大力支持下,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统筹谋划、精心准备,做好全链条全环节筹办工作。
2022年1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同城举办自治区首届残疾人运动会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卫市毅然决然扛起重任,将全区两个重大赛会一体谋划、同步推进。
纵使前路漫漫,遍布未知挑战,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将全市人民团结在一起,全力攻坚、迎难而上。作为全区首个同时举办自治区运动会和自治区残特奥运动会的城市,中卫市以一流的场馆建设、一流的赛事组织、一流的服务环境,在全区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会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绽放了耀眼的竞技之美、精神之美、生命之美,留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文化印记、中卫印记。
与人民同心
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强则国家强。
办好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和自治区首届残特奥运动会,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体育强国战略、展示先行区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卫市的头等大事、政治任务,牵动着全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心。
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专门研究运动会相关工作方案,定向定调,明确要求。自治区全民健身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并印发了《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总体工作方案》《自治区首届残特奥运动会筹备工作方案》等文件,成立了筹(组)委会,下设15个工作部,明确工作事项,全面做好顶层设计。
中卫市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和研究筹备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数次现场调研、指导、督办。同时,成立了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暨首届残特奥运动会中卫市筹备工作指挥部(执委会),全盘统筹、研究推进运动会筹办工作,先后召开指挥部(执委会)会议5次、指挥部(执委会)办公室会议21次,组织调研30余次、调度会20次。指挥部(执委会)下设办公室和15个工作部,围绕场馆建设、竞赛组织、开(闭)幕式筹备等重点工作,制订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暨首届残特奥运动会中卫市筹备工作执行方案》等方案、预案18个,印发各类工作文件90份、督查通报6期,细化工作措施,全面压实责任,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落细。
“办好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是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赋予中卫市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体育强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有关工作要求,切实增强承办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按照‘绿色、简约、安全’的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争分夺秒、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努力办一届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2022年3月29日,中卫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张利在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筹备工作座谈会上特别强调。
培训志愿者
“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做好各项筹办工作,以一流的组织管理、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精神风貌、一流的后勤保障、一流的城市形象,全力以赴把这次运动会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效果。”中卫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洪海在中卫市筹备工作指挥部第2次会议上提出要求。
同心同向,心手相牵。让体育精神在中卫大地传扬,是全体运动健儿的梦想与渴望,更是全区人民的壮怀与期盼。
与疫情较量
承办全区重大体育赛会,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中卫市的高度信任,也是对中卫市的重大考验。
四年艰辛备战,中卫市经历了更为严峻的考验。
2020年,是中卫市接过自治区运动会会旗的第二年。年初,新冠疫情暴发。
开(闭)幕式策划、会徽会歌吉祥物创作、场地改造、场馆建设、训练备战......正当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筹备工作紧张有序推进的关键时期,全国上下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
3年抗疫之战,何其艰辛,何其壮烈!全市上下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弹性调整筹备工作进度,建立健全防控机制,同时间赛跑、与困难较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训练备战工作——
新建的中卫市田径场
先后投资1.63亿元,新建场馆4个,改造提升竞赛场馆14个;
举办了轮滑、越野滑雪、网球、游泳、田径、射击、龙舟7个项目测试赛,购置租赁了32项602种竞赛器材,建立了“一项目一清单”器材管理制度;
反复调研、座谈、推敲、研讨,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创作元素,集中展示宁夏风土人情、发展成就、精神面貌”的《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开(闭)幕式策划方案》;
向全国各地征集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会徽作品154件、吉祥物作品53件、会歌作品28件、主题口号2066条;
……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人勇敢逆行、冲锋陷阵,有人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中卫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李艳宁说:“为应对当时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们在馆内增设防疫服务台,要求各体育场馆除常规扫码测温登记外,还要限流入场、错峰训练,以保障运动员安全健康备战。”
高校组足球比赛
“面对多次暴发疫情的情况,中卫市射击馆施工方采取闭环管理,所有施工人员吃住在工地,外购材料进场地先消毒。整个闭环期间,全市所有建设场馆、训练场馆未发生1例感染,如期完成了内饰装修工作。”中卫市射击馆建设项目党支部副书记石磊鑫说,举办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对中卫意义非常重大,场馆建设关系着运动会的成功与否,必须全力以赴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团结进取,担当作为。这是全市各族人民的胸襟与情怀,也是全区各族人民的礼赞与骄傲。
与时间赛跑
2022年年底,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筹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各工作部挂图作战,严格按照工作方案,紧盯目标任务,咬定时间节点,正排工序、倒排工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快速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2022年12月12日,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开(闭)幕式策划方案(送审稿)》,明确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于2023年6月在中卫举办,同时举办自治区首届残特奥运动会。
征程发轫,奋飞望远。全市上下闻令而动、迅速响应,与自治区体育局、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共同筹划、周密部署,克服时间紧、经验少、基础弱、任务重等诸多困难,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统筹推动,为两个运动会提供了良好的场馆设施、精细的综合保障、贴心的志愿服务、多彩的文化宣传。
备赛(篮球项目)
——投资700万余元改造了兼具训练与生活两个功能的中卫市残疾人训练基地,建设了多个专业训练室;
——组织人员先后到多个城市考察学习,聘请外省专家、教练,提前3个月初筛200余名残特奥运动员并指导训练;
——对比赛场馆进行深度无障碍改造,增设22个无障碍卫生间,布置无障碍设施引导标识;
——对提供交通保障的车辆进行无障碍改造,划定无障碍停车位。完善各代表团住宿酒店的无障碍设施,采购140台手动轮椅车、140套可移动马桶扶手、130个洗浴椅等辅助器具供残疾人使用;
——组织500余名志愿者全程保障,为运动员们提供手语翻译、导盲等关怀服务。
……
备赛(龙舟项目)
以残疾人运动员的需求为第一考量,努力创造安全、便捷、舒适的环境,为残疾人运动员的比赛、出行和生活提供便利,尽全力实现交流无阻隔、通行无障碍、服务更贴心,为残疾人运动员搭起圆梦舞台。目前,中卫市区内所有的训练场馆达到了残疾人使用标准。
“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重要、迫切的需求,本届残特奥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将有助于推动全区残疾人朋友实现人生价值,更加平等、充分、便捷地融入社会。”中卫市残联综合部主任李波说。
为爱拼搏,圆梦中卫。多少个日夜,建设者们顶酷暑冒严寒,啃下了工程建设中的一个个“硬骨头”;运动健儿刻苦训练、挥洒汗水,在赛场上绽放了青春的华章;全体工作人员不分昼夜、精心筹备,奉献了难忘、精彩的体育盛会……中卫市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担当,兑现了“当好东道主、办好十六运”的庄严承诺和“办好一次会、提升一座城”的铮铮诺誓。
奋进新的长征路,山河众志书答卷。盛会开启,是薪火相传的荣光;盛会落幕,是拥抱未来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