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卫新闻 > 正文
新质生产力 |“引育留用”全链条 打造创新创业“强磁场”——我市实施“聚才兴业”工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7-09 20:02:00      【打印本页】    字体:[][ ][ ]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聚才兴业”工程,抢抓人才这一“关键变量”,坚持“引育留用”全链条精准发力,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着力提升人才集聚效应,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不断推动中卫高质量发展。

  利安隆(中卫)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自治区创新型示范企业。一直以来,该公司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拓展产品种类,生产的抗老化助剂广泛应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领域,50%的产品出口国外。近年来,该公司得到了区、市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柔性引进人才方面的支持,公司科研骨干人员还参与了科技创新托举人才的评选。公司品控部经理李平从天津到中卫工作11年,一直从事技术开发、质量管理、检测分析工作。2022年,他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随后又入选中卫市“智创未(卫)来”人才培养计划。谈起在中卫工作的点点滴滴,李平说:“中卫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发展环境都比较好,作为民营企业的技术人员,能入选人才托举工程和培养计划,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我还参与了区、市级支持的一般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李平告诉记者,随着中卫市对人才及科技创新的重视,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加大了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今年还招聘了3名研究生进入研发团队。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我市精准把握人才工作的每一环节,通过广开路径引贤才、搭台架梯育英才、科学合理用良才、真情实意留人才,让人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围绕现有产业优势和布局,我市集聚人才资源、定向纳贤引智,引进“专精特新”专家290名支持宁夏奶业科创中心、枸杞产业创新研究院、西海固高端牛产业研究院建设;加快大数据产业人才集聚地建设,“嫁接”大院大所优质资源,组建宁夏数字信息产业研究院,建成以30余名高端人才为主的产业智库;实施高层次人才精准招引行动,紧盯“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和教育、医疗等重点民生领域,及时编制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统筹50%事业空编,自主招引高层次人才291名;实施中卫籍在外人才“雁归行动”,广泛联系吸引1000余名人才回乡就业创业。

  为优化人才培育模式,我市实施中青年骨干人才、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技术技能人才3项培育行动,启动“智创未(卫)来”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选拔30名骨干人才进行培养;鼓励校企、政企联合办学,建立各领域的技能人才培育基地,并拓展校地育才新模式,携手北京大学在中卫一中设立“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

  为积极营造留才用才良好环境,我市不断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出台“智创卫(未)来”人才培养、全职引进全日制博士硕士经费补助等3个方案,配套“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人才”等6项行动计划,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1+3+6”人才政策体系。我市还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实施惠才暖心服务行动,兑现全职引进博士硕士工作补助及安家补贴280余万元,提供人才公寓(公租房)374套,为24名高层次人才协调解决子女入学、看病就医等难题。

  宁夏西云算力科技有限公司是自治区算力产业链“链主”企业,在中卫投资建设中国大脑绿色数据中心,针对人工智能、云渲染、高性能计算等应用场景提供专用算力服务。宁夏西云算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鄢晓平说:“企业急需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专业人才,结合自治区推行的‘揭榜挂帅’等政策与制度,公司加快吸引更多新质生产力人才参与算力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同时在中卫人才引进政策的支持下成功吸纳多名宁夏籍和中卫籍优秀人才,为人才本地化建设注入了新活力,相信未来会吸引更多人才到中卫创业兴业。”

【作者】:全媒体记者 刘佳 李佳迪

【编辑】:姚廷银

【责任编辑】:

【监制】:张长春

【稿件来源】:中卫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