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漫漫,曾是中卫的底色;绿色蔓延,如今成为这里的新貌。6月30日上午,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中卫境内腾格里沙漠固沙锁边工程全面锁定。
当日早晨,在沙坡头旅游景区沙漠区,纵横交错的草方格沙障铺展延伸至沙漠深处,200余名干部群众、治沙工人忙着搬运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并对其进行绑扎固定,现场热火朝天。正午,随着最后一列刷状网绳草方格沙障稳稳扎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153公里防风阻沙带顺利完成锁定,成为沙漠边缘最坚韧的绿色堡垒。
6月30日,在腾格里沙漠固沙锁边工程长流水项目区,随着最后一列刷状网绳草方格稳稳扎根沙地,中卫市153公里防风阻沙带顺利完成锁边。
中卫,地处蒙甘宁三省区交界,是腾格里沙漠东扩的唯一出口,荒漠化土地占比超六成,曾饱受风沙灾害之苦。但中卫人民从未退缩,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了与沙漠的顽强斗争。探索出麦草方格为主的“五带一体”治沙体系,联合科研机构创新应用人工蓝藻沙结皮、刷状网绳式草方格、芦苇沙障等新技术。其中,沙结皮形成时间由10年缩短为3年,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比人工扎设草方格施工效率提高60%,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肯定,向世界展示了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方案”“中卫模式”。
“几十年来,治沙人风餐露宿,把荒漠当家园,以黄沙作战场。正是凭借着几代人矢志不渝的坚守,中卫境内腾格里沙漠固沙锁边工程全面锁定,曾经肆虐的黄沙终于被绿色屏障牢牢缚住!”在中卫境内腾格里沙漠固沙锁边工程现场,市国有林业总场总工程师唐希明激动地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看着家乡的漫漫黄沙逐渐蜕变为绿洲,内心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自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打响以来,中卫市共投资26亿元,沿黄河北岸,东起中宁县太阳梁乡、西至沙坡头区迎水桥镇,着力打造七大精品示范工程,形成一条长约153公里的防风固沙锁边带,累计完成荒漠化综合治理156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分别达到9.38%、58.2%,实现中卫境内腾格里沙漠全面锁定,有力筑牢西部生态绿色屏障。
不仅如此,我市积极推动林农融合,在沙漠区域种植葡萄、红枣、金银花等12万亩,打造苹果基地7.9万亩;推动林光互补,加快建设“宁湘直流”项目,采取“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模式,完成光伏治沙14.5万亩;推动文旅融合,打造“沙漠大客厅”“星星的故乡”,实施钻石酒店、沙漠度假中心、“青春漠漠搭”帐篷营地等16个项目,全市游客人数、旅游消费逐年增长。
“腾格里沙漠固沙锁边工程全面锁定后,我们将继续严密监测沙漠固沙情况,并对退化的区域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稳定固沙成果。”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刘天平说,他们将凝聚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合力,不断创新治理技术和模式,充分利用沙漠资源及光热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光伏产业、沙漠旅游业,打造集生态、旅游、产业、光伏为一体的多结构、多功能、立体化的示范引领工程,持续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协调和管理,为打赢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宁夏战役贡献中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