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谋划提出‘大规划、大基地、大融合、大发展’工作思路,科学擘画了全市经济社会融合共进、协同致远的发展蓝图,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丽新中卫凝聚了深厚共识、汇集了广泛力量。”8月29日,在“大规划、大基地、大融合、大发展”《权威访谈·对话发展》访谈节目中,市民政局局长赵得坤说。
赵得坤表示,在落实“大规划”方面,市民政局围绕“十五五”发展目标,将养老、殡葬服务纳入国土、乡村振兴等规划布局,编制实施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殡葬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努力实现广大群众老有所养、逝有所安。在服务“大基地”方面,聚焦银发经济、甜蜜经济新业态,探索“旅游+养老”新模式,建成丰安屯婚俗文化基地。打造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阵地,为经济困难老年人建成家庭养老床位1094张,提供居家上门服务6.7万人次。针对“大融合”,市民政局坚持全市“一盘棋”,坚持协调联动,推动建成上下联动、行业协同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按现行政策,每年发放各类救助资金6.1亿元,惠及保障对象14万人。按全市108万人计算,仅社会救助一项人均增收550元。在推动“大发展”方面,扎实做好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工作,全面落实特殊困难群众一次性消费补贴政策,全力以赴促进消费。目前,累计带动4069名老年人消费1410万元。以改革创新精神培育壮大社会组织,扶持发展慈善事业,切实保障区划地名服务,全面推进婚俗殡葬改革,立足民政部门职能职责,全力助推社会文明进步。
“我们将从以下3个方面抓好‘四大’重点工作的落实。”赵得坤表示。
一是抓党建引领,提作风能力。以打造“善政善行 大爱卫民”机关党建品牌为抓手,扎实开展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双提升”活动,摸清基本底数、掌握基本政策、把握基本规律,不断开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二是抓重点任务,见实干担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一老一小一困一残”特殊困难群体,落实落细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困境儿童、经济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和残疾人福利保障,切实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聚焦群众关切,全面优化殡葬服务行业秩序,加强婚姻登记管理,稳慎推进区划地名管理,强化社会组织监管,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中展现民政担当。
三是抓专项治理,促行业规范。将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结合起来,紧盯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殡葬管理、公益慈善等重点行业,坚持在“查、改、治”上下功夫,切实净化行业风气、提升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