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卫新闻 > 正文
数字化让千年文物“触手可及” 中卫市博物馆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
2025-09-03 11:16:00      【打印本页】    字体:[][ ][ ]

  “妈妈,我能‘摸’到这把剑的花纹!”8月27日,在中卫市博物馆内,一位小男孩踮着脚在交互屏幕前滑动指尖,原本只能远观的一级文物铜柄铁剑在三维技术的重构下焕发新生。

  当下,多地的博物馆成为市民和游客打卡地。中卫市博物馆也不断深化数字化变革,其不再只是保存过去的殿堂,更成为连接古今、启迪未来的创新引擎。在这里,数字化与文物实现“双向奔赴”,历史通过科技的力量变得可触、可感、可互动。

  “通过三维信息技术、交互式屏幕与智慧导览系统的深度融合,我们打破了传统展陈的边界。”市博物馆助理馆员马勇说,在文物数字拼接互动展示系统前,游客可通过手势操控,零距离“触摸”文物,甚至可以放大观察细微的历史痕迹;在“轻舞彩陶”互动体验区,观众能亲手虚拟制作陶器,从塑形到绘纹全程自主创作;而机器人“小卫”则凭借智慧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个性化讲解服务,随时解答关于文物的“十万个为什么”。

  来自西安的游客王一杨带着孩子体验后赞不绝口:“没想到博物馆能这么有趣,孩子在彩陶区玩得停不下来,这种沉浸式体验比单纯观看实物更吸引人。”

  据介绍,这场数字化变革源于去年12月启动的中卫市数字博物馆项目。该项目于今年6月投入使用。目前,已完成92件珍贵文物的二维、三维信息采集,并打造了包括客流分析系统、“千年之窗”文物数字拼接互动展示系统、“穿越古今”多媒体展柜互动展示系统等4大数字化展示平台。如今,游客不仅可以通过自助导览机获取信息,还能在智慧讲解机器人的带领下穿越时空,与千年文明对话。自数字博物馆项目实施以来,中卫市博物馆共接待游客3.4万余人次。

  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卫市博物馆正以全新的姿态,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潮”起来,成为人们感受文明、触摸历史的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