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卫新闻 > 正文
千年唐代石窟遗存迎公众参观 海原凤岭龙山寺石窟正式对外开放
2025-11-06 14:53:00      【打印本页】    字体:[][ ][ ]

  11月4日,记者从海原县文物局获悉,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凤岭龙山寺石窟自10月31日起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凤岭龙山寺石窟位于海原县红羊乡红羊村北河自然村凤岭山上,现存洞窟28座,是海原县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群遗存,其造像、题刻与建筑布局不仅反映了唐代以来西北地区佛教传播与民间信仰的发展脉络,更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珍贵实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

  据悉,此次开放区域包括主体建筑及三清观、关圣殿、阎君殿、子孙宫、灵官殿等。日常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日9:00—17:30(17:00停止入场),法定节假日延长至18:30闭馆(18:00停止入场)。

  为切实保护文物安全,景区同步发布文明参观须知:严禁触摸、刻画或攀爬文物本体,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宠物入内,全区域禁烟禁火;游客需按指定路线有序参观,服从现场管理。因部分洞窟空间有限,景区将视客流情况动态调控,确保参观质量与安全。

  寺庙区内暂不设餐饮服务,游客可自备饮用水及便携食品,在指定区域用餐。如遇极端天气或开展文物保护修缮工程,部分区域可能临时关闭,相关信息将通过“海原文旅”微信公众号及官方网站及时发布。

  海原县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开放是在充分评估文物承载力与安全防护能力基础上作出的决定,旨在让千年文化遗产“活起来”,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更好满足公众多样化文化需求,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