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十中建设项目完工后能够提供1800个义务教育学位。”沙坡头区教育局局长冯学渊说,该项目不仅有助于增加城区义务教育资源供给,还将有效缓解中卫四中、中卫七中长久以来的“大校额”难题,切实推动教育从“有学上”逐步向“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
去年以来,我市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改扩)建中卫七中、中宁十二小、海原七幼等项目9个,预计新增学位6900个,有效缓解了学位紧张问题,为适龄学生提供更多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我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通过多维度、深层次改革与建设,中卫教育正聚力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中卫篇章。
我市聚焦教育改革发展全领域全过程全要素,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教育资源时空限制,以教育数字化助力全市教育质量提升。
中卫六小立足课程改革,探索形成了“三课堂一中心”创新素养教育新模式;
中卫四小打造的“网上道德银行”,将德育工作搬上了云端;
中卫十一小申报国家级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中卫三中、中宁二中、海原一小等多所学校获评自治区四星级智慧校园;
……
在探索新时代“互联网+”教育转型升级过程中,我市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互联网+教育”融合应用,落实自治区开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配合建成覆盖各县(区)的智慧教研中心,充分运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德育、课程教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等优质教育资源,在中卫三中、中宁三中、海原二中等14所学校开展试点,构建数字化应用场景。目前全市应用激活率100%,注册教师2.09万名,注册学生17.11万名,注册班级4548个,访问设备数13.69万个,平台访问量5797.09万次,国家课程资源访问量2483.06万次,地方频道5.57万次;充分运用平台教师研修场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2024年暑假培训教师11040人,人均学时数9.87,参训率99.7%;依托宁夏教育云平台,通过录制、遴选、推送,开展市级资源评比活动10次,参与教师1802名,征集活动作品1828件,上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学科精品课613节,持续强化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除此之外,中卫、银川两地教育领域紧密合作,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卫银教育合作联盟成立后,覆盖中卫40余所中小学校,从办学理念、教学管理、课程建设、教学教研、跟岗交流、培训研讨等方面,通过资源共享、师资交流等方式,深入挖掘各联盟校的办学优势,为联盟校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赋能助力,为中卫教育注入新活力。
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我市加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进程,让城乡学子共享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市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多种培训与激励机制,着力于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