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是时间的标尺,也是发展的刻度。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眸中卫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这五年,中卫口岸物流的发展令人欣喜、鼓舞人心。
物流规模稳步增长
“十三五”期间,我市积极构建“水陆空”联运网络,以通道带物流、物流带贸易、贸易带产业、产业带城市,形成了追赶超越的强劲动能。
通过加快培育外向型产业,天元锰业集团和宁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自营进口。逐步深化与霍尔果斯、二连浩特、青岛等各大口岸合作,建立了一体化通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不断完善,实现了中卫特色产品就地报关,一站式运输。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0年,全市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1.79亿元,较2015年增长9.7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上升,2020年为20%,较2015年提高了29.8%,对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上升,2020年为12.52%,较2015年提高了13.82%。
2020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8.22亿元,其中进口总额8.03亿元,出口总额10.19亿元,较2015年进口占比降低7.7%,对外贸易由“逆差”实现“顺差”,结构实现质的飞跃。
今年1月至9月,中卫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8.23亿元,同比增长40.65%,占同期全区进出口总值的15.21%。其中进口6.66亿元,同比增长8.73%,占全区进口总值的23.43%;出口11.57亿元,同比增长69.24%,占全区出口总值的12.66%;贸易顺差4.91亿元,同比增加591.55%。
如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重要支撑行业,现代物流逐步成为中卫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羽翼。
物流通道快速拓展
“把区位优势变为交通运输优势,进而转变成经济发展优势,一直以来是我们发展交通物流产业的方向。”市口岸和投资促进办公室主任李崇新说,这几年,我市致力于打通“大动脉”、加密“毛细血管”,形成了以公路铁路为主,五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全国80个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十三五”期间,全市公路建设基本实现全网络覆盖,形成“五纵四横”高速公路网体系,2020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363公里,较2015年增长16.25%;国省干道都达到2级公路以上标准;中卫南站黄河大桥、乌玛高速中卫段等重点项目工程已完工,2021年通车。
铁路枢纽网络呈“X”形布局,包兰、宝中、太中银、干武4条线路在此交会,吴忠至中卫城际铁路、中卫至西安高速铁路先后开通,中卫至兰州客专开工建设。
水运、民航和管道全面发展,黄河中卫段已建成水运码头4 座,五级航道达56公里,满足300吨位船只通行;优化拓展航线网络布局,对接各航空枢纽机场,中卫机场开通北京、上海、西安等10条航线;“西气东输”工程三线及中贵线汇聚中卫,9条管线横穿全境,实现“四进五出”输气功能,惠及全国16个省市区近4亿人口。
口岸方面,天元锰业物流公司、宁钢元泰物流公司打通海外——青岛港、天津港——中卫海、铁、公路多式联运运输大通道;“渝新欧”“蓉新欧”“汉新欧”等中欧国际班列(西向)途经中卫,十三五期间,中卫开行国际班列100多列,成为欧亚大陆桥、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交通物流枢纽城市。
物流平台加速搭建
近期,在中宁县石空火车站东2.5公里处的华夏特钢铁路专用线施工现场,各种工程技术车辆在有条不紊地施工作业,现场呈现一片繁忙景象。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65%,建成投运后,将进一步降低中宁工业园区企业物流成本,有助于构建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对中卫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市口岸和投资促进办公室综合科科长李浩说。
近年来,我市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引进宁夏城际铁路运营公司建设宁钢集团中卫热电铁路专用线,宁夏国际班列运营主体嘉里互通公司建设中宁大宗商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中外运银川陆港有限公司、银河德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厦门建发集团等在中卫开展硅铁、蛋氨酸等大宗货物期货交割业务。中国物流中卫物流园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天元锰业保税仓建成投运、顺丰速运三级分拨中心落户中卫。
“十三五”期间,我市规划建设和投入运营的物流园区11个,培育物流企业459家,其中4A物流企业5家,3A物流企业5家,物流车辆达2.3万多辆,从业人员达4.6万人,吸引顺丰、德邦、韵达等10个快递品牌企业入驻中卫综合物流园区,在全市布设网点100余个,年销售特色农产品等货物2800万吨。
如今,中卫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天瑞、夏华、众力冷链等企业建设全程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产业链逐渐拉长,业务市场持续拓宽,现代物流配送基础逐步夯实。
物流信息化稳步推进
“依托中卫市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的优势,积极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物流业深度融合及物流实体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建立‘市分拨中心+县配送中心+乡村配送站’三级节点配送体系,畅通市域快递物流微循环。”市口岸和投资促进办公室物流与投资促进科科长李红强介绍, 我市实施了“全国百家骨干物流园‘互联互通’工程”,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了物流运效,推动智慧物流高质量发展。
据悉,元泰物流公司、盈度物流公司、明达物流公司取得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网络道路货运平台资质,整合车辆5000多辆,交易、运输、结算透明,车辆运行轨迹在线可查,累计结算运费6亿多元。
从东到西、从南向北,从农村到城市、从内陆到沿海,中卫现代物流正朝着“更大更优更强”目标迈进。口岸通关、物流通畅,必将为这座城市带来新的繁荣。(全媒体记者 冯博睿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