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我们这十年 > 正文
车水马龙大道如虹 外联内通百事俱兴——中卫市推进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1-11-15 19:35:00      【打印本页】    字体:[][ ][ ]

  一辆辆纯电动公交车,带给市民舒适体验,成为城市的一道绿色风景线;

  一列列“和谐”号列车,往返穿梭在中卫大地,带着中卫人民奔赴希望的远方;
  一条条高速公路,不断拉近中卫走向全国各地的距离,铺开中卫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中卫是“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区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凸显了交通运输对全域发展的核心地位。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中卫市紧紧围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市部署,交通运输工作坚持以干线公路建设为重点,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交通运输路网,加快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切实提升整体服务水平,确保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道塞山河旧,路通天地新。
  如今,摊开中卫交通运输图,一张气势恢宏、五彩纷呈的交通大网,在沙漠水城、锰都杞乡、云天中卫加速编织。
  一个集公路、铁路、民航、水运、邮政、物流、口岸为一体,综合、安全、智慧、绿色为特点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中卫逐步形成。
  中卫这座年轻的城市,正呈现出大道通衢、铁龙交织、银鹰翱翔的交通盛景。
  “畅通” 交通建设势头强劲
  2018年9月7日,海原至同心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将海原纳入全国路网之中,一举改变了海原与交通大陆网隔绝的现状。
  2019年12月29日,银中高铁正式通车运营。2021年4月28日,中卫南至西安北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中卫全面融入全国高铁大网络。
  2021年6月28日,中卫卫民黄河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带动中卫交通基础设施从基础化到现代化的转变。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中卫市全力规划重大项目,持续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快速交通网,普通国道和普通铁路为重要组成的干线交通网,支线铁路、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为依托的基础交通网,推动中卫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纵横山海的铁路,通达八方的公路,在中卫市交通区域图上,勾画出了动人的画卷。
  “铁路梦”照进现实。建成吴忠至中卫城际铁路,中兰铁路(宁夏段)正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宁夏首发班列开行,常态化开行中欧中亚国际班列;高速铁路实现“零”的突破,普通铁路网趋于完善,密度达到2.4公里/百平方公里。
  高速网以线连片。以定武、京藏、福银、同海和黑海高速为主,形成“两纵一横一环”网状格局,实现县级及以上节点全面覆盖;乌玛高速公路青铜峡至中卫段今年年底建成通车;新改建高速公路134.3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6.8公里。
  普通公路通镇达村。构筑“四纵五横五联”的普通国省干线网络,实现与旅游节点、机场、高速公路全面互通,全市公路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8407.3公里、466.3公里,公路网密度47.87公里/百平方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252个1391.5公里,总投资15.334亿元。
  回望过去五年,一个个交通项目从规划到落地,一条条干道从蓝图到投入使用,四通八达的城市立体交通骨架全面拉开。昔日,车行山中路漫漫;今朝,一日千里并非难。
  随着一条条发展之路、开放之路、民生之路、富强之路的快速延伸,产业发展的“任督二脉”被进一步打通,为中卫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交通支撑。
  “发展” 运输服务提质增效
  路,连着发展,更连着民心。五年来,中卫在从大处着眼努力实现“路网梦”的同时,不忘从小处发力写好民生答卷。
  经济滞后、道路不通是沙坡头区宣和镇敬农村昔日的真实写照。如今,这里一条条平坦的水泥公路从成片的苹果园中穿过,来往的车辆和行人通行无阻。道路给大家带来的不仅是出行方便,更是当地村民通往致富的桥梁。
  一条农村路,铺成一个增收致富好故事,这是中卫持续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生动体现。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中卫市按照“密织交通网络‘毛细血管’,助力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加强干线公路提档升级,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把农村公路打造成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速器。
  如今,“四好”农村公路构建起了四级负责的建养工作新格局,建、管、养、运一体的模式运行流畅;全市478个建制村提前一年实现通硬化路率100%、通客车率100%的目标,基本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的运输网络,有力带动了贫困地区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
  除此之外,银中高铁开通运营,群众出行舒适指数直线攀升。公路客运线路持续优化,长途班线覆盖自治区全部地级市,并延伸周边省(区),中卫至内蒙古腾格里工业园区跨省公交开通运营。规划建设公交一卡通、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等项目,城市公交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城乡客运初步形成干支相连、辐射镇村、贯通周边的一体化网络,农村客运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公路通行能力明显提升,城乡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安全” 持续强化行业管理
  道路不仅要畅通无阻,“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老百姓对出行的安全保障等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随着道路里程越来越长,如何形成安全畅通、舒适和谐的通行环境,中卫市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中卫市交通运输局接收原中卫市道路运输管理局,重新组建了中卫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整合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等交通运输领域7个执法门类,理顺管理体制,实现市县全覆盖,推动交通行政执法与行政审批分离,确保行业管理与监督管理职能明晰。
  ——推进依法行政,坚持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研究制度,强化内部监督;落实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双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落实行政执法案件“两法衔接”工作,强化法律监督。开展执法卷宗评查,以评促改,督促行政执法做到立案有据、取证规范、证据确凿、程序规范、处罚公正。
  ——深入整治公路建设、道路运输市场等突出问题,规范交通运输市场秩序,建立了扫黑除恶长效机制;高速公路收费站ETC系统全覆盖,实现不停车收费和电子(移动)支付,干线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体系初步建立,重要路段交通数据实现实时采集和动态监控,“两客一危”车辆实现实时动态监测,信息化建设成效初显。
  ——按照建设安全便捷“平安放心路”的要求,加强辖区通客运车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对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安全隐患重点路段加设护栏,并辅以水泥墩、水泥柱、标识标线等安全设施,改造通客运车村道上的现有危桥,为建制村通客运提供安全保障。
  交通兴,则万业兴。构建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于一体的大交通格局,将中卫建成承东启西、接南纳北、内畅外联、安全便捷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是中卫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总定位。中卫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因地制宜、适度超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推动交通与产业深度融合,描绘更加畅通、有序、安全的交通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