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卫在招商引资领域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通过印发《中卫市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组建“6+4”招商专班,明确目标、细化分工,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展现了中卫市的发展决心,更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目标明确,是中卫招商引资的“导航灯”。在确保完成自治区任务的基础上,力争落地超200个项目、到位资金达400亿元,如此清晰且具挑战性的目标,为招商工作指明方向。这不仅体现了中卫对自身发展的信心,更是对市场机遇的精准把握。明确的目标如同旗帜,凝聚各方力量,让招商工作有的放矢,避免盲目与无序。
“6 + 4”招商专班的组建,则是中卫招商引资的“强引擎”。市本级6个专班聚焦不同重点领域,从新材料、新能源到算力经济、沙漠旅游,再到现代物流与特色农牧业,依托特色产业优势,开展补链、延链、强链、壮链行动。这就像搭建起一个精密的产业拼图,每个专班负责一块,最终拼成完整且强大的产业版图。以第一招商专班为例,紧扣自治区产业布局,升级传统产业,围绕特色新材料产业招商,为打造中西部重要新材料产业集聚地奠定基础。而县(区)和中卫工业园区的4个专班同样各有侧重,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海兴开发区)以及中卫工业园区依据自身优势产业精准招商,形成全市“一盘棋”的招商格局,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化协同发展。
为确保招商工作高效推进,中卫还构建了一套完善的保障机制。项目包抓机制,让招商任务“挂图作战、清单推进”,确保有序开展;经验共享机制,促进各部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凝聚招商合力;严格的目标责任制与项目督办力度,使责任落实到人,杜绝推诿扯皮。这些机制如同坚固的基石,支撑着招商工作稳步前行。
创新招商方式与优化营商环境,更是中卫招商引资的“吸铁石”。链式、展会、市场、专业招商等多元化方式,拓宽招商渠道,提升招商精准度。从热情接待到贴心服务,从定期走访到严格认定,全方位的优质营商环境,让企业感受到中卫的诚意与温度。这种“保姆式”服务,不仅能吸引企业落地,更能让企业安心发展、做大做强。
中卫的招商引资举措,是对新发展理念的生动践行。通过精准定位、创新机制与优化环境,打造出引资强磁场。在当前各地竞相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卫以产业链思维整合资源,以创新服务吸引投资,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相信在“6 + 4”招商专班的努力下,中卫必将迎来产业集聚、经济腾飞的新局面,其经验也将为更多地区提供宝贵借鉴,共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