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黄河之声 > 正文
黄河之声 | 以“大基地”之基,筑高质量发展之厦
2025-03-20 16:29:00      【打印本页】    字体:[][ ][ ]

  市委专题会议聚焦“大基地”建设,这一决策在全市产业发展进程中影响深远。其部署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与自治区“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协同一致,是助力中卫产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各地积极探寻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中卫市委提出“大规划、大基地、大融合、大发展”工作思路,尤其是“大基地”建设意义非凡,它是中卫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高瞻远瞩提出这一理念,各县(区)、各部门积极响应,围绕15个“大基地”,在项目、产业、招商等方面全力出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这些基地如同一个个坚实的引擎,为特色优势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着产业朝着高质量方向稳步迈进。

  推进“大基地”建设,项目是关键。当下,中央实施的一系列增量政策为我市带来了宝贵机遇。我们应牢牢把握这一契机,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总结评估与“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积极谋划争取国家预算内投资项目,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实施。通过建立项目竣工、开工前期任务清单,强化要素保障和审批服务,让项目建设的步伐更快、质量更优、效益更高。以腾格里沙漠6GW光伏基地等项目为例,它们的建设不仅推动了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更为“大基地”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产业是“大基地”建设的核心。我们要积极争创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搭建起产业发展的优质服务平台。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使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在这个过程中,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中卫特色和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中卫在数字信息产业方面,抢抓“双中心”建设机遇,推进中联零碳智算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向着打造中国算力之都的目标大步迈进。

  市场主体则是“大基地”建设的活力源泉。实施市场主体梯次培育计划等行动,落实政企定期纾困解难集中办公会制度,切实解决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难、成本高、招工难、账款拖欠等问题。只有让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大基地”建设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大基地”建设绝非一蹴而就,也不是某一个部门或地区的单打独斗。需要全市上下树立“一盘棋”思想,建立完善的制度机制。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大基地”建设的意义与进展;强化督察问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分管市领导、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都要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大基地”建设是中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市上下要以坚定的信心、务实的举措,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推进其建设,让“大基地”成为中卫经济腾飞的坚实基石,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丽新中卫奠定稳固基础,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乘风破浪,驶向辉煌的彼岸。

【作者】:马进军

【编辑】:

【责任编辑】: 姚廷银

【监制】:

【稿件来源】:中卫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