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沙漠水城一家亲 云天中卫共圆梦 > 正文
迎水桥镇:民族团结之花结硕果
2020-09-05 11:02:00      【打印本页】    字体:[][ ][ ]

  全媒体记者 张晓娟 王旭

  迎水桥镇,西接全国闻名的旅游景区沙坡头,是中卫市生态旅游大镇。这个辖17个行政村、2个社区,1340平方公里的地方,生活着30248人,其中少数民族721人,是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镇。

  近年来,沙坡头区迎水桥镇紧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工作主题,深入贯彻落实民族团结进步政策及相关会议精神,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目标,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向深入。

  “到目前,迎水桥镇鸣沙村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迎新社区创建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夹道村、牛滩村创建为中卫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面对采访,迎水桥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负责人张志斌笑着说,迎水桥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果丰硕。

  据悉,迎水桥镇突出旅游特色,紧紧围绕旅游大镇区域优势,整合旅游景点资源,把旅游发展与民族交往、交流相融合,使乡村旅游成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助推器,形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格局。除在辖区各景区公共场所设置大型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在旅游新镇和童家园子等70多个农家乐摆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牌外,还通过景区景点带动影响,让来往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熏陶;深度挖掘贫困村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潜力,打造了鸣沙村特色村寨、沙坡头童家园子、长流水十里绿色长廊、北长滩古村落、南长滩拓跋寨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特色突出的旅游村,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旅游共同发展。

  “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一直以来,迎水桥镇突出模范带动作用,把一大批村党支部书记培养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最为典型的就是鸣沙村党支部书记杨生宝,充分发挥鸣沙村自身优势,争取上级支持,实施了鸣沙村特色村寨项目;联合致富带头人投资400余万元,在沙坡头旅游新镇建成集购物、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旅游团体接待项目;带动本村致富带头人开设特色餐厅,解决周边群众50余人就业。为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为全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凝聚了人心和力量。

  如今,迎水桥镇以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为目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努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迎水桥镇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