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乡村行 · 看振兴 > 正文
乡村行 看振兴 | 瑞应村:菌包生产忙 村民增收旺
2025-03-17 18:26:00      【打印本页】    字体:[][ ][ ]
  “这可是今年合作社的‘开门红’订单,大伙加把劲,把这第一炮打响亮!”3月10日清晨,沙坡头区东园镇瑞应村的食用菌菌包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干劲十足。作为有着近30年食用菌种植经验的村庄,瑞应村正以传统产业为基石,开拓出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
工人将菌包原料装袋

  瑞应村为何能在菌业领域崭露头角?答案就藏在其独特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中。从生产菌包起步,瑞应村逐步构建起从原料处理、菌包生产到菌菇种植的全链条产业体系。“咱村自2023年3月开启菌包生产,到现在规模已初见雏形。我们盼着瑞应村的菌包,能在中卫乃至区内外市场‘开枝散叶’。”瑞应村党支部书记李财眼中满是憧憬。

  “菌包堪称食用菌生长的‘摇篮’,绝不能有一丝杂菌,否则菌菇品质就会大打折扣。”李财一边仔细检查生产流程一边介绍,“咱们生产基地采用纯天然原料作为菌包底料,将玉米芯、麦麸等充分混合搅拌,经过高温灭菌处理,冷却后再装袋销售。农户购买后,只需花1个月时间进行菌种培育,通过精准调控温度和湿度,就能为菌菇营造出健康、稳定的生长环境。”

  “瞧,这是我们车间去年年底生产的菌包,平菇都已经收获三茬了。”在村民鲍学义的菌菇棚内,菌包排列得整整齐齐,不少菌包上又萌发出新一茬平菇。这些平菇挨挨挤挤,宛如一把把小巧玲珑的伞,菌盖表面光滑润泽,边缘微微卷曲,显得格外鲜嫩。

  “我们的菌包都是按订单销售,种植户通常每半年就得更换一次菌包,一个菌包能收获三四茬平菇。”瑞应村宣传干事拓云荣补充道,“每年从3月开工生产菌包,到11月结束,每天能产出6500袋。2024年共生产菌包56炉,总计40万袋。”

  虽说菌包全产业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但瑞应村并未满足于此。“今年,我们打算培育榆黄菇、灵芝这类高端菌类的菌包,并进行规模化生产。如此一来,菌菇类产业链将进一步延伸,带动村民致富的作用也会更加显著。”瑞应村党支部书记李财表示。